王晓峰,男,1977年4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土地工程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区域生态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央高校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等项目;参加完成了国家人口委重大专项、国土资源部产能核算、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国防科工局高分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应用示范系统(一期)、中国科学院网络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先导等专项;在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Remote Sensing 、Geological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Remote Sensing、农业工程学报、地理研究、生态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合作出版学术专著5部;近年先后获得陕西省自然科技二等奖两项、陕西省社会哲学二等奖一项。正在主持国家研发计划“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服务格局优化”子课题“国家屏障区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并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生态安全屏障优化体系”子课题等科研项目。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7.9–2001.6,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士
2001.9–2004.6,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
2004.9–2007.6,陕西师范大学,地图学与GIS,博士
2007.7–2010.10,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信系,讲师
2010.11–2019.1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信系,副教授
2018.9-2019.9 美国 Utah stats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19.12-2020.2.29,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信系,教授
2020.1-至今,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空间分析与建模、地理信息系统、环境遥感、3S集成及应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主持教学与科研项目:
【1】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生态安全屏障优化体系专题任务四,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与优化体系、2019QZKK0405、第六子课题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优化体系研究、2019-2022.10,参加,正研。
【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2019-2020.12,主持,正研。
【3】国家研发计划“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服务格局优化子课题、“两屏三带”生态系统遥感综合监测、2018YFC0507300、2018.6-2020.12、主持、正研。
【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生态资产评估与调控对策“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过程数据同化及融合”、XDA2002040201、2018.12-2022.12、参加、正研。
【5】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子课题“重点脆弱生态区生态恢复综合效益评估关键指标的遥感监测”、KFJ-STS-ZDTP-036、2018.1-2019.6、主持、结题。
【6】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流域尺度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研究、2018JM4016、2018.6-2020.12、主持、结题。
【7】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重大土地工程生态效应评估 -以延安新城为例、2017JZ009、2018.1-2019.12、第一参加、结题。
【8】国防科工具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高分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应用示范系统-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研究示范子课题、30-Y30B13-9003-14/16、2014.11-2018.12、主持、结题。
【9】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2014JM5211、2014.1-2017.12、主持、结题。
【10】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安全研究-以陕北府谷县为例、2013G1271098、2013.51-2015.5主持、结题。
【11】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0-2010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专项: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STSN-09-02、2012.7-2014.7、参加、结题。
【12】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陕北生态脆弱能源富集区的功能区划技术研究、CHD2010JC103、2011.1-2012.12、主持、结题。
【13】国家自然基金专项项目,41040011、生态导向的陕北能源工矿区主体功能区划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2011.1-2011.12、主持、结题。
出版专著论文:
[1] Wang X, Zhou C, Feng X, et al. Testing the Efficiency of Using High-Resolution Data From GF-1 in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s[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 Remote Sensing, 2018, PP(99):1-12.
[2] Wang, X., Xiao, F., Feng, X., Fu, B., Zhou, Z., & Chan, C. (n.d.). Soil conserv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and the regional effect: Impact of the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2018, doi:10.1017/S1755691018000634
[3]Yuan zhang,Xiaoming,Feng,Xiaofeng Wang,Bojie Fu.Characterizing drought in terms of changes in the precipitation–runoff relationship a case study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 2018.3.9, 33(3): 1749~1766
[4]Xiaofeng Wang, Lichang Yin, Feiyan Xiao, MingMing Zhang, Lili Liu,Zhou, Zixiang, Ao, Yong,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 the past 15 years: A study using MODIS data and GIS analysis, Geological Journal, 2017.10.17, 0(0): 1~14. https://doi.org/10.1002/gj.2986.
[5]Xiaofeng Wang,Feiyan Xiao,Yuan Zhang,Lichang Yin,Lesimuchu,Bin Guo,Yonghua Zhao.Thirty-year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Xi'an: Spatial pattern and potential driving factors. Geological Journal, 2017.10.10, 0(0): 1~14.https://doi.org/10.1002/gj.2987
[6]王晓峰,张园,冯晓明,冯玉,薛亚永,潘乃青.基于游程理论和Copula 函数的干旱特征分析及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0):206-214.
[7]王晓峰,尹礼唱,张园. 关于生态屏障若干问题的探讨[J]. 生态环境学报,2016,(12):2035-2040.
[8]王晓峰,薛亚永,张园. 基于地形梯度的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J].冰川冻土,2016,(05):1432-1439.
[9]王晓峰,胡春艳,卫伟,于洋.基于SPI的渭北黄土高原干旱时空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16,(03):415-421.
[10]王晓峰,傅伯杰,苏常红,王茸茸,赵永华,李团胜.西安市城乡建设用地时空扩展及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15,35(21):7139-7149.
[11]韩玲,张瑜(学),王晓峰,赵永华.西安土地利用变化及热岛效应[M].科学出版社,2018.4.
[12]傅伯杰,王晓峰,冯晓明.国家生态屏障区生态系统评估[M].科学出版社,64万字,2017.5.
[13]任志远、李晶、周忠学、王晓峰.关中-天水经济区人口发展功能区划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2.1.
[14]奥勇,王晓峰.遥感原理与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8万字,2009.9.
教学与科研成果简介:
利用遥感手段、给予空间分析方法,围绕“格局-过程-服务”的科学主线,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与评估专项和国防科工局高分地球表层系统科学研究应用示范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
(1)在生态屏障建设方面方面,系统评估了国家屏障区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规律,完善了生态屏障理论,定量评估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辐射效应;提出了生态屏障建设意见,该建议并被列为十三五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 2018年重点专项 “3.2“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服务格局优化”资助范围。
(2)基于多源信息、光谱信息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国产高分卫星数据的再土地利用分类有效性进行了评估,重点探索了植被恢复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监测关键技术、人工植被生产力监测关键技术、土壤侵蚀状况快速监测技术和蒸散发遥感监测技术等研究,并制作了相应的产品;推动了国产GF影像在生态监测和科研中的应用;
(3)基于多期遥感影像,动态评估了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到西安市城市土地有上山下河的扩展趋势,该研究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为渭河河道专项治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4)基于Copula 函数和SPI指数,建立了干旱生态环境监测有效指标,在渭北旱塬、陕北黄土高原以及黄土高原三个尺度开展了干旱动态监测研究,定量探讨了气候变化对 NPP、植被覆盖度等变化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恢复模式促进了干旱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版权所有 ©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箱:tdyb@chd.edu.cn
邮编:710064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