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土地是人类财富之基、生存之本,是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地问题事关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净土”保卫战事关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我国人地供需矛盾和和谐共生的问题长期存在,土地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1984年开办地籍测量与地籍管理班以来,长安大学一直致力于地理信息产业和自然资源行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2015年9月,经自然资源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我校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协商,共建全国第一个土地工程学院。2019年9月,面向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高教改革的现实需求,土地工程学院设置为我校二级学院,试点“产教融合”建设和“交叉学科”创建的综合改革,开启了建设发展的新征程。

现有教师84人(含校外兼职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奖1人,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工程“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1人,陕西省青年托举计划3人,西安市青年托举计划1人,校级师德标兵3人,校级优秀教师6人。正高级(教授)33人,副教授(副高级27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45人。下设“三系四中心”,开设有地理信息科学、土地整治工程、土地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地理学、土地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型)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地工程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层次齐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土地整治工程专业2024年入选软科中国大学A+专业。

学院创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建有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土地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心,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榆林小纪汗、延安羊圈沟、华阴白龙涧、富平卤泊滩、澄城许庄等5个野外科学试验观测站和浐灞土体有机重构核心实验基地、富平中试基地、西安基础实验中心等5个教学与科研实习基地。

学院设有国际教育联合发展中心,先后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剑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土地工程学科建设的国际化。2005年至今,与荷兰特文特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联合培养了土地领域的博士生5名,硕士生70余名。

学院瞄准世界土地科技前沿,面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服务自然资源“一核两深三系”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先后承担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秦岭生态保护、中央军委“十四五”规划骨干项目等多项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课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面上及青年项目、省部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及公益项目、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等30余项;承担各级各类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国土空间规划、3S技术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180余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

宏图伟业,砥砺前行。学院将面向世界、服务国家,立足西部、引领行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科学研究、高端科学研究平台、新兴交叉学科创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