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思路
旨在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自然资源改革等重大需求,面向“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现代产业学院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依托长安大学和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行业特色鲜明、校企合作紧密的基础优势,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土地类专业大学生实习基地,深入研究土地整治工程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对应关系,突出产业需求和应用需求,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体制、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和“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实践探索,构建开放性、国际化新型办学模式,创建土地工程学科,培养卓越工程人才。
2.具体措施
⑴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探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新举措
土地工程学科是新兴交叉学科,土地工程学院是新型产业学院,其目的就是要把人才培养的高校理论优势和企业实践优势结合起来,服务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自然生态修复、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瞄准世界土地科技前沿,重点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自然资源大数据等领域取得突破,探索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新举措。
①组建校企合作科研团队,探索科学研究反哺教学新模式。瞄准国家和区域性土地工程重大战略需求,梳理总结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生产实践中需求迫切的“卡脖子”问题,依托现有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平台培育基地等八个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建设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合作创新平台,组建土地利用与保护、土地整治工程、土地信息化等校企科研人员协同创新团队,联合申报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增加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科研比重,提升长安大学土地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交互融合。
②组建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探索企业导师进课堂的新方式。遴选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级以上职称、土地工程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与长安大学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一线实践的教学方案,在企业完成教学实践课程。在现有5个野外科学试验观测站和6个教学与科研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共建国外实习实训基地,重点建设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城市协会实践教学中心等国外教学基地和北极圈野外观测站,培养和提升学生从事国际化科学研究、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和处理具体业务的能力。
⑵着力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实现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新发展
试点土地工程学院综合改革,积极开展组织管理、评价体系、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治理体系创新,从而全面提升学院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①创新土地工程学院体制机制,创建引进、培育、使用“三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重点关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海外经历和师德师风,实现理论、实践和国际化紧密结合,结合土地工程学院的新型办学模式,精准引进活跃于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专职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团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
设置责任教授岗位,实行全球招聘。全球范围招聘土体有机材料、土地污染治理理论与技术、自然资源大数据、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等方向的领军型人才,每两年一次目标责任中期考核,每四年一次聘期考核。
设置骨干教师岗位,实行全国竞聘。全国范围竞聘土地信息和土地资源、土地整治工程、土地利用与保护等方向的教学科研骨干人才,每年一次目标责任考核,每三年一次聘期考核。
设置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岗位。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科研团队和研究方向明确专任教师和专职科研岗位职责,遴选海内外优秀博士,聘用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薪酬标准依据岗位职责确定,每年一次目标责任考核,每三年一次聘期考核。
发挥行业骨干企业优势,选拔一批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到土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养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创新思维活跃、实践能力突出、成果转化迅速的科学研究队伍;借助与美国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长期合作的渠道,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一流科学家到土地工程学院短期或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建立健全青年人才蓬勃生长的机制,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②探索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领导班子。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以科学的态度谋发展、以创新的思维寻突破、以法治的精神做决策,确保科学决策,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
⑶有效推动多方深度协同,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新模式
推进土地类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动土地工程学院开放式办学,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模式、新方法、新技术、新文化,建立政校企等多主体协同育
人模式,推进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①实施导师制。针对学习基础好、科研潜力大的学生,聘请教学科研经验丰富、作风正派、学风教风过硬、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导师,同时配备一名企业实践导师或科研院所研究员,双向选择、因材施教,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实施个性化、针对性培养,为未来打造一批工程专家提供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窗口。
②推行小班化。在一年级学习期间,加强数学、英语和科研思维培养,在一年级末选拔一批数学功底扎实、实践技能较好、科研创新意识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形成10-15人小班,对上述各项指标针对性进行强化,力争小班80%以上学生继续深造,为培养一批未来科学家奠定基础。
③探索国际化。努力构建与美国麻省理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剑桥大学、荷兰特文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土地整理工程大学等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服务体系,实现土地工程学科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选拔优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按层次、分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短期交流、攻读学位,为学生进入未来国际科学殿堂提供帮助。
版权所有 ©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箱:tdyb@chd.edu.cn
邮编:710064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