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3日下午三点,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乡村振兴研究院、土地工程学院承办,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长安大学“虹”学讲堂(368讲)以线上会议和线下讲座形式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汤国安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辨证科学哲学视角的地理学研究与学习”的报告,我校相关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土地工程学院王晓峰教授主持。
汤国安教授作报告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基于辨证科学哲学视角的地理学研究与学习问题的提出、实践与探索、结论与讨论三个部分开展。首先,汤国安教授指出科学研究总要受到哲学思想的支配,并且哲学对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地理学发展的历史上,哲学与地学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的。地理认知的发展为哲学的世界观提供了基础,而哲学发展中的新思想,又会推动地理科学的进步。其次,汤国安教授通过详实的例子——朱阿兴教授利用哲学思想,提出要把握地理学的内在规律,发展地理学第三规律、汤国安教授受到生物群里平衡的启发,进行了基于DEM的黄土沟壑种群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李发源教授运用辩证思想,进行了基于DEM的黄土地貌沿线研究并提出了沟沿线八问,强调了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哲学思想的重要性。
线下会场
报告中,汤国安教授提出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需强化地理学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发展学生的科学辩证思维,要让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在日常学习中应加强学生对《矛盾论》、《实践论》、《自然辩证法》等哲学书籍的学习和研讨,在科学研究选题中坚持哲学思维的引领,融入哲学的分析方法,才能使研究视角更加高远。最后,汤国安教授对土地科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1)土地科学的发展要坚持哲学的思想的引领;(2)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哲学思想与方法论,加强科学哲学思维的训练;(3)提升学生的科学视野与创新思维,成为一流课程“两性一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讲座的最后,汤国安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增强了学生对专业及学科前沿的认知。
报告人简介:
汤国安,男,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汤国安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主持了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出版研究专著、教材17部,研究成果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在人才培养上,他主讲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一流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主编的两部教材获国家级规划教材。他领导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获国家教学团队、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持的两项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审核:王晓峰 网络编辑:孔令达)
版权所有 ©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箱:tdyb@chd.edu.cn
邮编:710064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