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晚,土地工程学院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南校区东院伯声报告厅举行。学院党委书记李雪梅、执行院长王刘华出席典礼,领导班子成员、科级干部、各系主任、辅导员、研究生导师代表及2025级全体研究生共同参会。典礼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翔洲主持。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翔洲主持典礼
伴随着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王刘华代表学院对2025级研究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他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蓝图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自然资源领域及相关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与历史机遇。作为长安大学重点建设学院,土地工程学院学科布局完善、科研实力雄厚,近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为国家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研究生阶段的成长与发展,他向新生提出五点殷切期望:一是胸怀“国之大者”,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自觉将个人学术追求融入国家战略需求,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发展;二是追求卓越学术,锤炼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实现从“知识学习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角色转变;三是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思维,主动拓展学术视野,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性方案;四是注重实践实干,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深入一线场景开展研究,让科研成果落地见效;五是坚持全面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在深耕学术的同时关注身心健康,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他寄语全体新生在学院这片学术热土上汲取智慧、增长才干,未来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数字中国建设等伟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书写精彩篇章。

执行院长王刘华致辞
导师代表员学锋教授表达学院导师团队的殷切期望,他勉励同学们要心怀感恩之心,厚植家国情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坚定的信念扎根学术领域;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科研诚信,在科研道路上脚踏实地、严谨治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勇于创新探索,敢于挑战难题,用实际行动书写有价值、有温度的学术篇章。他表示,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将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全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指导、支持与保障,与同学们共同见证科研与人生的新征程。

导师代表员学锋讲话
高年级学生代表,2024级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惜月同学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新生分享科研与学习中的感悟。她谈到,从入学初期的迷茫探索,到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应对挑战,离不开学院的培养与团队的支持。她鼓励新生在研究生阶段勇敢面对科研难题,以行动化解焦虑,在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中明确方向、积累经验。她寄语新生珍惜在校学习时光,传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奋斗姿态投身科研与青春事业,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高年级学生代表杨惜月发言
新生代表、2025级硕士研究生安宇坤同学表达对学校、学院及家人的感恩之情。他表示,能够成为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的一员,既感到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他从“与时代共振,锚定发展方向”“立德修身,坚守学术底线”“面向未来,锤炼过硬本领”三个方面与全体新生共勉,并郑重表态:将以新时代研究生的使命担当严格要求自己,恪守学术道德,深耕专业领域,勇于创新探索,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在长安大学这片学术沃土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

新生代表安宇坤发言
典礼现场举行了新生代表校徽佩戴仪式。与会领导及导师代表为2025级新生代表佩戴长安大学校徽。小小的校徽,不仅是“长大人”身份的象征,更承载着学校与学院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与深切嘱托,“长安大学”四个字将成为全体新生的精神印记。佩戴校徽的新生们眼神坚定、充满希望,充分展现出迎接研究生新阶段挑战的信心与决心。

与会领导及嘉宾为2025级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并合影留念
在新生教育环节,孙翔洲向2025级研究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定政治立场、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深耕本专业领域、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将个人成长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二是理清“成才”与“成人”的逻辑关系,明确研究生的学术身份与责任,以高标准维护集体荣誉、学校声誉,在学术道路上坚守初心、行稳致远;三是严守科研诚信底线,将诚信意识贯穿研究生学习、科研全过程,让严谨求实成为科学研究的底色,坚决筑牢学术生命线。
(供图:付禹 审核:孙翔洲 网络编辑:孔令达)
版权所有 ©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箱:tdyb@chd.edu.cn
邮编:710064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