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砺青春,军训志更坚。8月29日至9月12日,学院2025级本科新生军训工作圆满完成。十五个日夜的淬炼中,新生们以汗水为墨、以坚持为笔,在训练场上书写青春担当,最终凭借优异表现斩获“综合评比先进连”“先锋团队奖”“宣传报道先进连”三项荣誉,为此次军训画上圆满句号。
作为国家面向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本次军训既是一堂锤炼意志的“实践课”,更是一堂铸魂育人的“大思政课”。通过系统训练与特色活动,新生们不仅磨砺了意志品质,更厚植了集体意识与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了学院新生教育工程的扎实成效,为新生开启大学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以训促强:严训砺精兵,青春显担当。军训期间,基础军事训练有序推进,从站军姿、稍息立正等队列基础动作,到齐步走、正步走等协同训练科目,各项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九月的训练场骄阳似火,新生们以昂扬姿态投入训练:站军姿时如青松挺拔,纹丝不动;练齐步时目光坚定,步伐整齐;正步训练中,更是以高度的耐力与协调性,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尽管汗水浸透迷彩服、腿脚酸痛难忍,但全体新生始终秉持“不服输、不放弃”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完成各项训练任务。
军训教官坚持“严爱相济”的指导原则,既严格纠正每一个动作细节,确保训练质量,又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军营故事,为枯燥的训练注入温情与力量。在教官的悉心指导与同学间的互助鼓励下,新生们迅速褪去稚气,逐渐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深刻领悟“坚韧”的内涵与“团队”的意义,为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筑牢“精神基石”。

领导关怀:温情暖人心,聚力育新人。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新生军训工作,领导班子多次深入训练场与合唱排练现场,亲切慰问参训新生、带队教官及辅导员。在训练场,领导们详细询问训练进度、新生身体状况与后勤保障情况,并为大家送上饮用水等慰问物资;在合唱排练现场,领导们从情感表达、舞台呈现、节奏把控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鼓励大家以饱满热情传承红色基因。
学院领导在慰问中强调,要传承发扬学院“土地人”精神,在军训中磨练意志、锤炼品格,在集体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向心力,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份关怀不仅让参训师生倍感温暖、士气大振,更体现了学院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军训全过程的育人初心,为军训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歌铭史:唱响红色曲,砥砺奋进志。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军训旅以“铭记抗战历史,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组织合唱展示活动。学院八营新生代表队精心选排《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与《敢当》两首歌曲,前者深情回望抗战岁月,传递家国情怀;后者激昂展现当代青年担当,彰显时代精神,一柔一刚间,勾勒出“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精神图景。
为呈现最佳效果,新生们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排练:从逐字校准音准、反复磨合声部,到深入研读歌曲历史背景、精准把握情感基调,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辅导员全程陪伴协调,及时解决排练中的问题,与新生们共同奋战。最终,八营代表队凭借深情的演绎、铿锵的和声与整齐的台风征服全场,成功斩获合唱比赛“先锋团队奖”,充分展现了学院学子团结一心、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成为学院军政文化育人成果的生动缩影。

以训育人:扎根集体中,明晰成长路。军训不仅是军事技能的训练,更是新生成长的“必修课”。在生活中,新生们学习整理内务、规范作息,从叠“豆腐块”被子到有序摆放物品,在细节中培养自理能力与自律意识;在集体中,大家相互帮助、彼此激励,有人身体不适时,同学主动分担任务;训练遇到困难时,大家共同探讨方法,在协作中体会责任与荣誉,凝聚起“一个集体、一个目标、一股力量”的强大合力。
爱国主义教育更在军训中落地生根:从认真站好每一次军姿、大声唱好每一首红歌,到主动了解国防知识、树立报国理想,新生们将“爱国”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与坚定信念。通过军训,班级凝聚力显著增强,学院认同感持续提升,新生们对未来的专业学习与人生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切实实现了“军训育人”的目标。

此次军训所锤炼的顽强意志、凝聚的集体共识、铸就的爱国精神,将成为2025级新生大学生涯乃至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学院一举斩获三项荣誉,不仅是对新生们刻苦训练的肯定,更充分彰显了学院军训育人工作的显著成效。
未来,愿全体2025级新生以军训为起点,将训练中收获的坚持、团结与担当融入学业与生活:以坚韧面对专业挑战,以协作投身集体建设,以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学院也将持续深化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子把军训成果转化为成长动力,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行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中,书写属于“土地人”的青春华章!
(供图:何金龙 审核:孙翔洲 网络编辑:孔令达)
版权所有 ©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 地址:中国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邮箱:tdyb@chd.edu.cn
邮编:710064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